9 月 1

  這篇是蔡英文在成大的一場演講,內容很棒,慢慢細嚼每段句子,加以思考,將獲益斐淺!


本篇引用自:天下雜誌網站

   
行政院副院長蔡英文在成大校園受到學生熱烈的歡迎。
攝影:汪忠信

蔡英文 :年輕人得培養跨領域的生存能力

作者:編輯部 2006.12.20/ 第362期

  「相較於我們,你們是幸福的,因為你們的老師都受過一流的訓練,」但是,「我不願意再過一次年輕人的生活,因為我蠻同情你們,你們的前途很坎坷,」行政院 副院長蔡英文,在十二月一日《天下雜誌》於成大舉行的「實力,就是未來」校園論壇中,對著全場爆滿的學子們說。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,當資訊的取得對大家 都是既簡單又迅速,那麼年輕人的競爭基礎在哪裡?大學應給學生哪些必要的生存訓練?蔡英文誠摯地分享她的求學歷程:

繼續瀏覽 »

8 月 2
引用自:一半兒躊躇一半兒肯 – 【經典轉載】台灣可望成全球首例大型洋流發電國家

最近對於環保議題還挺有興趣的,剛剛看到這則新聞感覺還蠻棒的,分享給大家!


【大紀元6月24日報導】(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二十五日)

「光是綠島一帶黑潮能發電量,就已經是3座核能電廠的發電量」,台大教授兼工研院能源與資源研究所所長陳發林說,若政府支援,台灣將成全球第一個有大型洋流發電能力的國家,不僅洗刷助長全球暖化的惡名,更重要的是邁向清潔發電,甚至可成為全電化島嶼。

六月十六日,端午節連假中,陳發林率領研究團隊,在台大應用力學研究所三樓會議室內召開「綠島黑潮能-電廠開發計畫」組織分工及細部規劃,前一天他們才剛向行政院經建會主委何美玥簡報,獲得高度肯定。

好消息一波接一波,諾貝爾獎得主、行政院科技顧問組首席科技顧問李遠哲也表達高度興趣,要在七、八月安排個時間好好了解。

陳發林在黑板快速寫下海事工程要找誰、資訊工程找誰協助、台大、哈佛出身教授名字一個個被列入,台下幕僚不時提出看法,外面下著大雨,但會議室中,每個人眼神充滿熱情、一副要打一個超大型作戰的模樣。

確實,向黑潮借電,將海水化成電,剛聽到的人不免搔著頭說「什麼?怎麼可能」,同樣的問題,陳發林笑笑的說,洋流發電早已研究多年,但一直「大器未成」, 主要是研發國家的先天條件並非是最好,例如黑潮距離日本有百餘公里,但距離台灣本島僅20餘公里,放眼全球,台灣人一直不知道,最好的地方就是台灣。

近年全球暖化議題受到高度注意,陳發林的研究團隊有天看到台大長期在進行海洋研究,資料高達數萬筆,卻沒有好好整理,於是在今年初開始分類、分析。

結果得到一個非常令人震驚結果,黑潮一年四季定向往北流動,不僅是全球少見的優質洋流,且自菲律賓轉向台灣後,與台灣陸地距離不到一公里、且流速一秒一公尺,寬達150公里,是一股巨大無比能量,若透過科技轉化,那麼將是一個最天然、乾淨的發電機。

據台大海洋所1985年至2002年有關黑潮在台東與綠島9048筆資料,發現若以台東與綠島間的黑潮為例,高流速區較偏向綠島,深度在50公尺以內,若 以1MW(百萬瓦特)雙葉片海流發電機組估計,在25平方公里 (設定為一個場址)海域面積,約可布放1000Mwe(即1GW)。

且每一個場址均有相當於核一 (635MWe)、核二(985MWe) 或核三(951MWe)的額定發電量潛力,如果政府支援,台灣可望成為全球第一個有大型海洋發電能力的國家。

這些夠多嗎?陳發林表示,若綠島再加上蘭嶼間黑潮能,這6000平方公里區域內,若每平方公里布置4座潛浮式載台,估計每年可發電1兆6816億度,而台灣一年所需發電量約980億度,即使是長江三峽大壩的年平均發電量更僅是846億度。

換言之,黑潮能對台灣而言,未來若商業運轉,不僅火力發電可退役、核能發電也退居二線,陳發林說,想像未來台灣不再排放大量二氧化碳、沒有幅射威脅,可洗刷全球平均氣溫在20世紀上升 0.6度,但台灣百年來平均上升 1.1度,暖化速度是全球的2倍的惡名。

甚至連台灣水利界國寶的行政院經建會顧問黃金山聽了簡報後,都發想出一個更偉大的願景,希望未來台灣原來吃油機器改吃電,例如汽車改成電車,長期台灣可向「全電化島嶼」邁進。

難道海流發電 (洋流發電)沒有負面影響嗎?陳發林想了想,說當初在與日本東京一個知名的學者討論時,一向以謹慎出名的日本教授只說出想法可能有點太樂觀外,但也講不出來有什麼不可行或有壞處的可能。

陳發林研究團隊沒有休假,正努力架構細部研究計畫,他們神秘的說「全球對黑潮都非常關注,這可是商業機密」,但台灣太幸運,距離黑潮這麼近,這個計畫不僅是實現學工程人員的夢想,更是台灣能源發展的史上最關鍵一步。

7 月 26
引用自:心靈電子報第192期--【有意志支撐的決心】


■ 呂俐安 (台大心理研究所碩士) 為何有人遇事可以很果斷?為何有人猶豫不決呢?
如何才能下定決心,朝自己的目標前進呢?
首先,要問自己到底要什麼,清楚瞭解自己的目標,
態度自然會果斷,更下定決心追求夢想。

有意志支撐的決心

問:我的小孩個性溫和,但他就是缺乏主見,凡事都顯得猶豫不決,不容易下定決心,處處以父母師長的話為意見,我要如何讓他學習自己下判斷呢?

答:不 聽話的孩子,讓父母操心;有時聽話的孩子也讓人傷腦筋,事事要徵詢父母長輩的意見才敢行動,顯得沒主見、不夠獨立,反而讓父母有點不放心。現代的家庭通常 因為小孩數不多,所以都將小孩捧在手心上,也比較容易養成孩子依賴的個性,凡事都要先問過父母才敢採取行動,身為父母,一方面會很欣慰孩子很聽話,但是另 一方面也希望孩子能獨立一點、遇事果斷,對於自己的夢想,能下決心去達成。

其實,孩子遇事容易猶豫不決,面臨選擇時不夠果斷,可能緣自於他也不清楚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,更不用說什麼是自己一生的夢想,加上這樣的孩子性格也較易受到外界影響,左右了他的判斷,久而久之養成靠父母下決定的依賴性,變得缺乏主見。

當人們面對抉擇,此時需要的是果斷的態度,可以很明快的做出選擇,與猶豫不決的態度是截然不同。而當人們下定決心時,這背後是有很強的意志支持,繼而產生一股很大的力量去完成目標,縱使不知道結果是成功或失敗,依然很篤定朝理想前進。

像日本的道元為了求法,遠到中國,搭船時還遇到暴風雨,可是仍下定決心好好學佛,因為萬一死了就來不及了;到了中國,求法過程也一波三折,最後仍不改其心,終於開創出不同的局面,成為日本曹洞宗的開山祖師。

父母可以試著引導小孩,陪小孩對事情做分析,讓孩子瞭解選擇會有不同的後果,,如果孩子十分清楚後果,那就尊重他的選擇,培養出果斷的態度;接著鼓勵小孩去找到自己的所愛,下定決心後,自然會產生行動力,有朝一日夢想終會實現。

本文摘錄自《人生雜誌-第277期


選你所愛;愛你所選
7 月 23
節錄自:Carol的魔法圖文書


大部分的爸爸媽媽急著想給孩子的,都是錢財、家產、名利這些見得到的東西。殊不知別人給的、總也有人可以再拿走。唯有內化為自己性格、價值觀的東西,才會長久,誰也拿不走。

人生,即使走到盡頭,也未見得一定有答案。
給孩子答案,倒不如幫助他學會自己去找答案。

而,幫助孩子學會自己找人生答案的路很長,千錢也買不到,唯有爸爸媽媽真心的愛與陪伴可以到達。
孩子還小的時候,留時間給孩子吧!

你給了時間,孩子自然會讓你知道他最希望你將來留什麼給他……

7 月 6
我覺得這篇蠻值得我們好好想想的,不要等到以後才在後悔同樣的事情


  比利時一家雜誌,曾對全國60歲以上的老人做了一次問卷調查,

  題目是:你最後悔的是什麼 ?

  並列出十幾項生活中容易後悔的事情,供被調查者選擇。結果……

第一名:75% 的人後悔 — 年輕時努力不夠,以至事業無成。

    有一個40歲的人被醫師告知患了絕症,最多再活三年。因此他為了
    使自己最後的生命更有意義,擬出一個『三年要做十件事』的工作計劃。

    其中包括寫一本書、學一門外語、搞一項發明、辨一個工廠、遊30座名山、
    看50個城市等等,而且計劃後便立即付諸行動。

    在過了二年零八個月的時候,10項目標全都完成。當他再到醫院複診時,
    卻發現是醫師拿錯了病歷,自己根本沒有患病。

    這也是一個經驗,如果別人工作你也工作,別人休息你也休息,
    別人娛樂你也娛樂,那麼別人得到什麼,你也只能得到什麼。

    要想得到別人得不到的東西,就得付出別人不願付出的東西。
    尤其是在你還年輕的時候,還有機會競爭的時候。

第二名:70% 的人後悔 — 年輕時錯誤地選擇了職業。

    錯誤不在選擇了什麼職業而在於選擇了安穩。

    有三個大學同學同時到公家機關工作。
    幾年後有一個不甘心每天看主管臉色過日子,換環境到私人企業工作。
    另外兩位沒動心,仍然留在原來的位置工作。

    又過了幾年,又一個辭職下海。剩下的一個仍未動心。

    再過了幾年三人相聚,到企業的那個當了大廠的廠長,辭職的那個成了富翁,
    而留在公家機關的這個,卻後悔當初不該滿足於每月可吃幾萬元的皇糧。

    許多人的“第一目標”是要有穩定收入。每個月能拿工資、時間到就可領福利。

    沒有了壓力也就沒有了動力,沒有了動力也就發掘不出潛力。

    不是天下的伯樂太少,而是自己埋沒了自己。

第三名:62% 的人後悔 — 對子女教育不夠或方法不當。

    上初中的女兒晚上放學回來,正在麻將桌上決戰的父母不耐煩地一揮手
    「自己泡麵吃去!」

    還有一對夫妻,每人拎著一只鞋在屋裡追打自己不願上小學的兒子,
    慘叫聲令得鄰居為之不安。

    而且這些父母當時並不後悔,甚至認為自己做得「很對」。

    直到多年以後,發現按照自己的模式、經驗和方法,並沒有使子女成才和受益,
    他們才會後悔『教育不夠』 或『方法不當』。

第四名:57% 的人後悔 — 沒有好好珍惜自己的伴侶。

    醉過方知酒濃,愛過方知情重。

    感情之事永遠是失去才知珍惜。

    年少夫妻老來伴,年輕時不能忍,老來才後悔已來不及。

第五名:49% 的人後悔 — 鍛鍊身體不足。

    60歲以前想用身體換一切,60歲以後想用一切換身體。

    世界上還有什麼比身體健康更寶貴!

最後只有11% 的人後悔 — 沒有賺到更多的錢。

    對於還沒有賺到很多錢的年青人和中年人來說,這也許是個很好的安慰。

    有錢雖然能夠辦很多事情,但賺錢顯然並不是人生最重要的目的。

    年輕的時候後悔還可以改進;年老的時候後悔,想補救也來不及。

    所以,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經常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路捫心自問:『我什麼事情最後悔?』

7 月 3
這是無意間看到的一篇非常精彩的主題!


10億光年,是一個什麼概念呢?

    光年,光走一年的路程。光速!它是速度公認的極限,每秒299792458米,能在眨眼間繞地球七圈半。看見麼,就這麼快的光,讓他跑吧,跑個一年,所度 量出來的距離就是一光年了。現在各位把滑鼠移到螢幕的左下角,點“開始”-“程式集”-“附屬應用程式”-“小算盤”,都來動手算算它,這一年是 31536000秒,一秒跑299792458米,乘出來就9454254955488000米,約等於十萬億公里吧。你說什麼,簡直天文數字?廢話,天 文上的數位當然得是天文數字啦~~~~~但這也僅僅只不過是一光年的長度。

    當我們看到十億光年以外的星星時,映入我們眼簾的那束星光已經在茫茫宇宙間飛奔了十億年。換句話說,我們現在看到的僅僅是它十億年之前的樣子!現在的它究竟如何我們只有再等待十億年才能看到……

    普遍認為宇宙誕生到現在有150億年。所以我們可能觀察到的最廣闊宇宙空間的直徑只可能在150億光年這樣的範圍之內。150億光年遠的地方的光被我們看到時已經在宇宙間穿越了150億年,那是宇宙誕生時的影像!!!

下面這張圖是在10億光年這樣的數量級下觀測宇宙,上面的每一個象素點所表現的事物都是無比古遠的。

繼續瀏覽 »

7 月 30

來源:PChome Online 電子報  《名家專欄之閻驊》

這期的內容很有意思,有興趣的就繼續往下看吧!

PS. 不是怪力亂神的內容

繼續瀏覽 »